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制冷与空调作业现场火灾的扑救

来源:艾特贸易2017-11-22

简介(1) 迅速查清着火部位、燃烧物质及物料的来源,在灭火的同时,及时关闭有关阀门,这是扑救制冷装置初起火灾的关键措施。 (2) 采取多种方法,消除爆炸危险。带压设备泄漏着火时,


   (1)迅速查清着火部位、燃烧物质及物料的来源,在灭火的同时,及时关闭有关阀门,这是扑救制冷装置初起火灾的关键措施。

   (2)采取多种方法,消除爆炸危险。带压设备泄漏着火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防爆措施。如关闭管道或设备上的阀门,疏散制冷剂或冷却设备容器。

   (3)准确使用灭火剂。根据不同的燃烧对象、燃烧状态选用相应的灭火剂,防止由于灭火剂使用不当,与燃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火势扩大,甚至发生爆炸。

   ①A类(固体)火灾:如木材、织物、纸张等燃烧的火灾可用酸碱灭火器、灭火沙等。

   ②B类(液体)火灾:一般石油制品、油脂类火灾用泡沫灭火器;其他可燃、易燃液体火灾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沙等。

   ③C类(气体)火灾:如可燃、易燃气体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沙等。

   (4)生产装置发生火灾时,当班负责人除立即组织岗位人员积极扑救外,应同时指派专人打报警电话,以便消防队及时赶赴火场扑救。报警时要讲清起火单位、部位和着火物质,以及报警人姓名和报警的电话号码。消防队到场后,生产装置负责人或岗位人员应主动向消防指挥员介绍情况,讲明着火部位、燃烧介质、温度、压力等生产装置的危险状况和已经采取的灭火措施,供专职消防队迅速做出灭火战术决策。

   (5)消灭外围火焰,控制火势发展。扑救生产装置火灾时,一般是首先扑灭外围或附近建筑的燃烧,保护受火势威胁的设备、车间。对重点设备加强保护,防止火势扩大蔓延。然后逐步缩小燃烧范围,最后扑灭火灾。

(6)利用生产装置设置的固定灭火装置冷却、灭火。在生产区域设置高架水枪、水炮、水幕、固定喷淋等灭火设备,根据现场情况利用固定或半固定冷却或灭火装置进行冷却或灭火。

   (7)人身着火的自救。因外界因素而发生人身着火时,一般应采取就地打滚的方法,用身体将着火部分压灭。此时,受害人应保持清醒头脑,切不可跑动,否则风助火势,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衣服局部着火,可采取脱衣,局部裹压的方法灭火。明火扑灭后,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清理棉毛织品的阴火,防止死灰复燃。

   (8)化纤织品比棉布织品有更大的火灾危险性,这类织品燃烧速度快,容易粘在皮肤上。扑救化纤织品人身火灾,应注意扑救中或扑灭后的工作,不能轻易撕扯受害人的烧残衣物。否则容易造成皮肤大面积创伤,使裸露的创伤表面加重感染。

   (9)易燃可燃液体大面积泄漏引起人身着火。这种情况一般发生的较突然,燃烧面积大,受害人不能进行自救。此时,在场人员应迅速采取灭火措施。如将受害人拖离现场,用湿衣服、毛毡等物品压盖灭火,或使用灭火器压制火势,转移受害人后,再采取人身灭火方法。使用灭火器扑灭人身火灾应特别注意不能将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直接对受害人面部喷射,防止造成窒息。也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对人身进行灭火,以免造成冻伤。

    火灾扑灭后,应特别注意烧伤患者的保护,对烧伤部位应用绷带或干净的床单进行简单包扎后,尽快送医院治疗。

(部分原创文章应编辑稿费需求,每篇需要收取2元的稿费,如需查看全文请联系客服索取,谢谢理解!在线客服:艾特贸易网客服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