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制冷与空调触电事故的现场对症处理

来源:艾特贸易2017-11-22

简介现场急救处理程序如下: 图 7-3 瞳孔放大的检测 (1) 现场心肺复苏术。现场心肺复苏是用人工的方法来维持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和肺内气体交换。通常是采用人工呼吸法和体外心脏按压法

现场急救处理程序如下:

 图7-3瞳孔放大的检测

7-3瞳孔放大的检测

 

   (1)现场心肺复苏术。现场心肺复苏是用人工的方法来维持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和肺内气体交换。通常是采用人工呼吸法和体外心脏按压法来达到复苏目的。人工呼吸的目的是用人工的方法来替代肺脏的自主呼吸活动,使气体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脏,以供给体内足够的氧气,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口对口和口对鼻人工呼吸法两种,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最简单有效的现场人工呼吸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其操作方法如下:

    ①触电者保持仰卧位,解开衣领,松开紧身衣着,放松裤带,避免影响呼吸时胸廓的自然扩张及腹壁的上下运动。

  ②保持开放气道状态,使呼吸道通畅。用按在触电者前额手上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紧鼻翼使其紧闭,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③抢救者作一深吸气后,用双唇包绕封住触电者嘴外部,形成不透气的密闭状态,然后全力吹气,持续约11.5s。此时进气量约为8001200ml。进气适当的体征是:看到胸部或腹部隆起。若进气量过大和吹人气流过速反而可使气体进入胃内引起胃膨胀。

  ④吹气完毕后,抢救者头稍作侧转,再作深吸气,吸人新鲜空气。

  在头转动时,应即放松捏紧鼻翼的手指,让气体从触电者肺部经鼻、嘴排出体外。此时,应注意胸部、腹部复原情况,倾听呼气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

反复进行34两步骤,频度掌握在每分钟1216次。如图7-4所示为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图7-4 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7-4  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其操作方法如下:

    现场急救时,因某些特殊原因无法采用口对口吹气时,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其通气效果两者相近。操作步骤如下:

    ①抢救者一手放在触电者前额,使其头部保持后仰姿势。另一手的手掌放在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使上、下唇紧闭。

    ②抢救者作一深吸气后,用双唇包绕触电者的鼻孔部使其密封,再向鼻孔内吹气。

    ③抢救者将嘴移开,并用放于颏部的大拇指将上、下嘴唇分开,让触电者肺内气体呼出。

    如果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无效时,可调整触电者头部位置,保持气道开放的良好状态如调整后仍不能正常通气,则需立即进行气道异物清除。

    气道异物阻塞的处理其操作方法如下:

    进行心肺复苏术时,胃内容物受压可以返流至咽部而阻塞气道。头部、面部的外伤也可造成血凝块而阻塞上呼吸道。当发现触电者气道有异物阻塞时,必须立即清除异物,以保证气道通畅。复苏时去除异物的常用方法有背部拍击法、腹部或胸部手拳冲击法和手指取异物三种方法。在现场急救时可灵活应用。

    体外心脏按压法:

    体外心脏按压是连续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下半部,由于胸骨下陷直接压迫心脏,使血液搏出,提供心、肺、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体外心脏按压操作步骤如下:

    ①触电者必须仰卧于硬板上或地上。因为按压时用力较大,另外即使最好的操作到达脑组织的血液也比正常时大为减少。如果头部比心脏位置稍高,都可导致脑部血流量明显减少。

    ②抢救者位于触电者一侧的肩部,按压手掌的掌根应放置于按压的正确位置——压区,如图7—5所示即为压区位置。

    ③抢救者两手掌相叠,两手手指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两肘关节伸直,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然后依靠上半身的体重和臂部、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于触电者脊柱方向按压,如图7-6所示为按压的标准姿势。

对正常身材的成人,按压时,胸骨应下陷3.55cm左右。充分压迫心脏,使心脏血液搏出。

 图7-5掌根放置的位置(压区)

7-5掌根放置的位置(压区)

 图7-6标准的按压姿势

7-6标准的按压姿势

    ⑤停止按压,使胸部恢复正常形态,心脏内形成负压,让血液回流回心脏。停止用力时,双手不能离开胸壁,以保持下一次按压时的正确位置。

  ⑥每分钟需按压80100次。

  体外按压时的注意事项:

  ①“压区位置确定需正确,否则易使肋骨骨折。其定位方法如下:抢救者用离触电者腿部最近的手的中指及食指(合并后);从触电者一侧的肋弓下缘移至肋骨与胸骨接合处之“切迹”,如图7-7(a)所示。再用此手的中指固定于胸骨切迹处,食指紧靠中指作为定位标志,如图7-7(b)所示。将靠近触电者头部一侧的手的手掌根部紧靠切迹处另一手的食指,抢救者手掌长轴置于胸骨之长轴上,将原用于定位的手掌放于另一手的手背上,两手指抬起进行按压即可,如图7-7(c)所示。

    ②在按压休止期内,应使胸廓不受外力的作用,使其能恢复原状,以利血液回流。

    ③按压时,掌根必须位于压内内,用力须有节奏感。按压与放松时间应大致相等。

 图7-7压区定位的选择

7-7压区定位的选择

(2)双人操作复苏术。双人操作复苏术是由两名抢救者相互配合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

外心脏按压。操作时一人位于触电者头旁保持气道开放,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测试颈动脉有否搏动,以判断体外心脏按压是否有效,在抢救一段时间后,判断触电者是否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另一位抢救者位于触电者进行体外心脏按压,如图7-8所示。

 图7-8双人操作心肺复苏术

7-8双人操作心肺复苏术

   (3)单人操作复苏术。当触电者心跳、呼吸均停,而现场仅有一抢救者时,需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开放气道后,连续吹气两次。

    ②立即进行体外心脏按压15次(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③以后每作15次心脏按压后,就连续吹气两次,反复交替进行。同时每隔5分钟应检查一次心肺复苏效果,每次检查时,心肺复苏术不得中断5秒钟以上。单人心肺复苏术易学、易记,能有效地维持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因此现场作业人员均应学会该技术(见图7-9)。

    现场抢救往往时间很长且不能中断。抢救者体力消耗较大,故应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尽力坚持,决不能随便放弃抢救工作,条件允许时,可应用“自动心肺复苏机”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自动心肺复苏机”可手提至现场,只需给触电者戴上吸氧面罩及固定好按压头(仅需1分钟时间),便可在现场进行入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效果非常好。

    在经过长时间抢救后,若触电者的面色好转、口唇潮红、瞳孔缩小、四肢出现活动,心跳和呼吸逐渐恢复正常时,可暂停数秒进行观察。如果心跳、呼吸不能维持,必须继续抢救。

终止心肺复苏工作是一项医学决定,只能由有关医务人员对触电者的脑功能和心血管状态作出正确诊断后,才能决定。其他任何人不能随便作出停止心肺复苏工作的决定,所以,抢救者一定要坚持施救到医务人员到现场接替工作为止。

 图7-9 单人操作心肺复苏术

7-9  单人操作心肺复苏术

   (4)局部外伤处理。人体遭受电击后,在电流流人、流出处常可见到电灼伤的伤口,特别是高压(1000V以上)电击时,电极间电弧的温度可达10004000℃,可造成接触处广泛严重的电烧伤,且常伤及骨骼,故处理较复杂。现场抢救时,应用消毒的纱布或急救包将伤口包扎好,在紧急时甚至可用干净的布或纸类物品进行包扎,但应尽量减少污染,以利以后的治疗。

    其他外伤和骨折等,可参照外伤急救的情况作相应处理。

(部分原创文章应编辑稿费需求,每篇需要收取2元的稿费,如需查看全文请联系客服索取,谢谢理解!在线客服:艾特贸易网客服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