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制冷与空调触电事故的现场处理迅速简单诊断
来源:艾特贸易2017-11-22
简介触电者解脱电源后,应迅速进行简单诊断。如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等症状,或触电病人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将病人在空气流通处安静
触电者解脱电源后,应迅速进行简单诊断。如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等症状,或触电病人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将病人在空气流通处安静休息,不要走动,注意观察并请医生前来治疗或送往医院;如果病人已经昏迷,简单诊断的内容包括:判断触电者神志是否丧失、开放气道、判断有否呼吸和心跳存在等。
(1)判断触电者是否神志模糊、丧失意识。抢救人员可轻轻摇动触电者或轻拍触电者肩部,并大声呼其姓名,或大声询问“你怎么啦?”,但摇幅度不能过大,避免造成外伤。如无反应,可用强刺激方法来观察。整个判断时间应控制在5~10s内,以免延误抢救时间。一旦确定触电
者丧失意识,即表示情况严重,大都情况是心跳、呼吸已停止。为能持久、正确、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术,必须立即呼救,招呼周围人员前来协助抢救同时应向当地急救医疗部门求援(如拨打“120”急救电话)。
(2)保持复苏体位。对触电者进行心肺复苏术时,触电者必须处于仰卧位,即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仰卧于硬地上。发生事故时,不管触电者处于何种姿势,均必须转为上述的标准体位(此体位又称“复苏体位”)。如需改变体位,在翻转触电者时必须平稳,使其全身各部成一整体转动(头、颈、躯干、臀部同时转动),特别要保护颈部,可以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使触电者平稳转至仰卧位。触电者处于复苏体位后,应立即将其紧身上衣和裤带放松。如在判断意识过程中发现触电者有心跳和呼吸,但处于昏迷状态,此时其气道极易被吸人的黏液、呕吐物和舌根所堵塞,故需立即将其处于侧卧的“昏迷体位”。此体位即可避免上述气道堵塞的危险,也有利黏液之类的分泌物从口腔中流出,此体位也称“恢复体位”。
(3)开放气道。触电后,心脏常停止跳动,触电者意识丧失,下颌、颈和舌等肌肉松弛,导致舌根及会厌塌向咽后壁而阻塞气道。当吸气时,气道内呈负压,舌和会厌起到单向活瓣的作用,加重气道阻塞导致缺氧。故必须立即开放气道,维持正常通气。舌肌附着于下颌骨,能使肌肉紧张的动作如头部后仰、下颌骨向前上方提高,舌根部即可离开咽后壁,气道便通畅。若肌肉无张力,头部后仰亦无法畅通气道,需同时使下颌骨上提才能开放气道。心搏停止15s后,肌肉张力便可消失,此时需头部后仰同时上提下颌骨方可将气道打开。常用开放气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仰头抬颏法:仰头抬颏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安全的方法,能有效地开放气道。抢救者位于触电者一侧肩旁,将一手掌放于前额用力下压,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中指、食指并列在一起用两手指的指尖放在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使头更后仰。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可帮助口唇的开启与关闭。指尖用力时,不能压迫颏下软组织深处,否则会因气管受压而阻塞气道。一般作人工呼吸时,嘴唇不必完全闭合。但在进行口对鼻人工呼吸时,放在颏部的两手指可加大力量,待嘴唇紧闭,以利气体能完全进入肺内。此法比仰头抬项法更能有效地开放气道,长时间操作不易疲劳。
②仰头抬项法:抢救者位于触电者一侧的肩旁。一手的掌根放于触电者项部往上托,用另一手的掌部放于其前额部并往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开放气道如图7-1所示。此法简单,但颈部有外伤时不能采用。
图7-1开放气道操作
③双手提颌法:抢救者位于触电者头顶部的正前方,一边一手握住触电者的下颌角并向上提升(抢救者双肘应支撑于触电者仰躺的平面上),同时使其头稍后仰而下颌骨向前移位。如此时触电者嘴唇紧闭,则需用拇指将其下唇拉开。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抢救者需用颊部紧贴触电者鼻孔将其闭塞。此法对疑有颈部外伤的触电者尤为适宜。
在开放气道时,如触电者口腔内有呕吐物或异物应立即予以清除。此时,可将触电者小心向左(或向右)转成侧卧位即“昏迷体位”。用手将异物或呕吐物清除。此体位仅方便清除口腔异物,清除完毕仍需恢复至复苏体位。
(4)判断有否呼吸存在。在呼吸道开放的条件下,抢救者脸部侧向触电者胸部,耳朵贴近触电者的嘴和鼻孔。通过“视、听、感觉”来判断有否呼吸存在。即耳朵听触电者呼吸时有否气体流动的声音,脸部感觉有否气体流动的吹拂感,看触电者的胸部或腹部有否随呼吸同步的“呼吸运动”。整个检查时间不得大于5s。如在开放气道后,发现触电者有自主呼吸存在,则应持续保持气道开放畅通状态。若判断已无呼吸存在时,则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抢救者可用放在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触电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用口唇包住触电者的嘴,形成一个密封的气道。然后将气体吹入触电者口腔,经气道入肺。如此时明显观察到“呼吸动作”则可进行第二次吹气。二次吹气的时间应控制在2~3s内完成。
如果吹气时,胸廓未随着吹气而抬起,也未听到或感到触电者胸部被动排气,则必须立即重复开放气道动作。必要时要采用“双手提颌法”。如果还不行,则可以确定触电者气道内异物阻塞所致,需立即设法解除。需指出的是,触电者由于气道未开放,不能进行通气,此后进行的心脏按压也将完全无效。
(5)判断有否心跳存在。心脏在人体中起到血泵的作用,使血液不休止地在血管中循环流动,并使动脉血管产生搏动。所以只要检测动脉血管有否搏动,便可知有否心跳存在。颈动脉是中心动脉,在周围动脉搏动不明显时,仍能触及颈动脉的搏动,加上其位置表浅易触摸,所以常作为有无心跳的依据。判断颈脉搏搏动的步骤如下:
①在气道开放的情况下,作二次口对口人工呼吸(连续吹气两次)后进行。
②一手置于触电者前额,使头保持后仰状态,另一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进行触摸颈动脉,感觉颈动脉有否搏动。
③触摸时可用食、中指指尖先触摸到位于正中的气管,然后慢慢滑向颈外侧,约移动2~
3cm,在气管旁的软组织处触摸颈动脉。
④触摸时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后影响头部血液供应。
⑤电击后,有时心跳可不规则、微弱和较慢。因此在测试时需细心,通常需持续5~10s,以免对尚有脉搏的触电者进行体外按压,导致不应有的并发症。
⑥一旦发现颈动脉搏动消失,需立即进行体外心脏按压。如图7-2所示为检测颈动脉有否搏动。
当心跳、呼吸停止后,脑细胞马上就会缺氧,此时瞳孔可明显扩大。如果发现触电者瞳孔明显扩大,说明情况严重,应立即讲行心肺复苏术。图7-3所示即为瞳孔放大的情形。
图7-2颈动脉搏动的检测
(部分原创文章应编辑稿费需求,每篇需要收取2元的稿费,如需查看全文请联系客服索取,谢谢理解!在线客服:)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