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铁素体不锈钢的熔焊焊接性
来源:艾特贸易2017-12-28
简介单相铁素体不锈钢易产生晶粒粗大和 475 ℃脆性,焊接性不如单相奥氏体不锈钢。不同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性又有很大差别,高纯铁素体不锈钢优于普通铁素体不锈钢。 (1) 普通铁素体不锈
单相铁素体不锈钢易产生晶粒粗大和475℃脆性,焊接性不如单相奥氏体不锈钢。不同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性又有很大差别,高纯铁素体不锈钢优于普通铁素体不锈钢。
(1)普通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性
1)高温脆性。指加热至高于950~1000℃后急冷至室温时,因过热区晶粒的急剧长大所导致的塑性和缺口韧性急剧下降。碳、氮含量愈高,高温脆性倾向愈严重。
2)晶间腐蚀。指高于925℃下急冷时碳化物沿晶界析出而引起的晶间腐蚀。经650~815℃短时加热可消除,加Ti或Nb也可减少碳的不利影响。
3)σ相脆化和475℃脆性。高铬铁素体不锈钢550~820℃长期加热,会出现σ相脆化,820℃以上重新加热则可使σ相溶解。但因脆化过程缓慢,故对接头韧性的影响并不显著。475℃脆性是接头在350~550℃长期停留时发生,因焊接过程中在该温度段停留时间不会过长,故发生475℃脆性的倾向也不大。对已发生的脆化,可通过重新加热至580~650℃,保温1~5h快冷予以消除。
(2)高纯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性
1)由于碳、氮含量极低[w(C+N)分为≤0.035%~0.045%、≤0.030%和≤0. 010%~0.015%三档],故没有普通铁素体不锈钢的高温脆性问题。
2)晶间腐蚀倾向。与碳、氮的过饱和度、冷却速度及是否存在稳定化元素Mo、Ti、Nb等有关,根本措施则是降低碳、氮含量。如w(C+N)≤0.010%时,因无足够的富铬碳、氮化物析出,在任何焊接热循环下都不会发生晶间腐蚀。而w(C+N)=0.018%的超纯Cr26铁素体不锈钢在1100℃水淬虽不产生晶间腐蚀,但1100℃空冷,晶间腐蚀严重;600℃短时保温也有晶间腐蚀,但600℃长时保温却没有。不过以长时保温使Cr有足够时间扩散到贫铬区以消除晶间腐蚀的措施并不可取,因长时保温会使晶界上存在大量析出物而引起晶界脆化。
(部分原创文章应编辑稿费需求,每篇需要收取2元的稿费,如需查看全文请联系客服索取,谢谢理解!在线客服:)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