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技术
电气技术
-
电缆保护接地线缺陷及防治措施
电气技术现象: 电缆托盘、金属线槽、插接式母线槽通过螺栓连接或电焊把金属壳体作为保护接地线(图 1 ),其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同时电焊破坏了保护层(镀层或漆层),使其防腐蚀性能...
阅读更多 -
金属线管安装缺陷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电气技术现象: (1) 线管弯曲半径偏小.弯曲处有严重扁凹、开裂现象;管口锯口不齐,有毛刺,丝套连接不牢,管卡安装不合规范。 (2) 金属线管无接地连接或接地保护电气导通性不合格。 (...
阅读更多 -
避雷带(针)质量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电气技术现象: (1) 避雷带(针)的搭接长度不够。 (2) 避雷带(针)单面焊接,焊缝不饱满、有夹渣、咬肉现象。 (3) 避雷带(针)防腐未处理好。 原因分析: (1) 避雷带的搭接长度不够,机械...
阅读更多 -
直埋电缆未设置可靠保护措施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电气技术现象: (1) 室外直埋电缆的埋设深度小于 700mm ,沟底土层松动。 (2) 直埋电缆沟底铺砂或细土时,铺设不均匀,厚薄不一。 (3) 直埋电缆沟内有杂物。 (4) 直埋电缆穿过人行道、车道、设...
阅读更多 -
电线、电缆金属导管的管口处理不良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电气技术现象: (1) 锯管管口不齐,管口有毛刺(图 1 ),套丝乱扣。 (2) 管口插入箱、盒内长度不一致,缺管口配件(图 2 )。 (3) 管接口不严密,有漏、渗水现象。 图 1 线管管口有毛刺未处理...
阅读更多 -
桥架内电缆固定不牢、弯曲半径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电气技术现象: (1) 敷设于桥架内的电缆未固定好、固定点间距大。 (2) 电缆的弯曲半径小(图 11-8 )。 (3) 电缆敷设出现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的现象。 原因分析: (1) 电缆...
阅读更多 -
电缆敷设后损伤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电气技术现象: 电缆敷设出现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图 1 )。 原因分析: (1) 电缆的敷设如果出现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可能损伤电缆的芯线,使电...
阅读更多 -
预埋暗管、暗盒缺陷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电气技术现象: (1) 预埋底盒无法穿线或无法安装面板(图 1 )。 (2) 预埋暗管转弯无法穿线。 (3) 预埋管的墙面开裂。 (4) 预埋暗盒在其他工序施工中遭到破坏,见图 2 。 图 1 管盒预埋不准确...
阅读更多 -
桥架盖板不规范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电气技术现象: (1) 桥架内电缆总截面积大于规范规定值,出现叠压,盖不上盖板。 (2) 不同电源或同一电源不同回路有抗干扰要求的电缆敷设在同一桥架内(图 11-9 )。 图 11-9 抗干扰要求的电...
阅读更多 -
电气竖井搭设不规范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电气技术现象: (1) 强电竖井面积太小,强电井内配电箱的箱前操作距离小。 (2) 强电、弱电同一竖井,强电与弱电线路未分开敷设,且无屏蔽等防护措施(图 11-10 )。 图 11-10 弱电控制箱与强电...
阅读更多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