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变频技术 > 变频技术

变频器基本原理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4

简介异步电动机调速的基本原理基于以下公式。 (1-1) 式中: n1 为同步转速 (r/min); f1 为定子供电电源的频率 (Hz) ; p 为磁极对数。 一般异步电动机转速 n 与同步转速 n1 之间存在一个滑差关

    异步电动机调速的基本原理基于以下公式。    (1-1)    式中:n1为同步转速(r/min); f1为定子供电电源的频率(Hz)p为磁极对数。    一般异步电动机转速n与同步转速n1之间存在一个滑差关系,即    (1-2)式中:n为异步电动机转速(r/min);s为异步电动机转差率。    由式(1-2)可知,可通过改变f1ps中的任意一个实现调速,对异步电动机来说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改变频率f1来实现调速控制。由电动机理论,三相异步电动机每相电动势的有效值与下式有关。    E1=4.44f1N1Φm    (1-3)式中:Ei为定子每相电动势有效值(V)f1为定子供电电源的频率(Hz)N1为定子绕组有效匝数;Φm为定子磁通(Wb)    针对式(1-3)可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1)在频率低于供电电源的额定频率时属于恒转矩调速    设计变频器时为维持电动机输出转矩不变,必须维持每极气隙磁通Φm不变,从式( 1-3)可知,也就是要使E1/f1为常数。如忽略定子漏阻抗压降,可以认为供给电动机的电压U1与频率f1按相同比例变化,即U1/f1为常数。    但是在频率较低时,定子漏阻抗压降已不能忽略,因此要人为地提高定子电压,以作漏阻抗压降的补偿,维持E1/f1近似为常数,此时变频器输出特性曲线为图1-1中的曲线2,而不再是曲线1    多数变频器在频率低于电动机额定频率时输出的电压U1和频率f1的关系类似于图1-1中的曲线2,并且随着设置不同,可改变补偿曲线的形状,应用时要根据实际电动机运行情况进行调整。    (2)在频率高于定子供电电源的额定频率时属于恒功率调速    此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f1升高,但变频器的电源电压由电网电压决定,不能继续升高。根据式( 1-3)E1不能变,f1升高必然使Φm下降,由于Φm与电流或转矩成正比,因此也就使转矩下降。转矩虽然下降了,但因转速升高了,所以它们的乘积并未改变(转矩与转速的乘积表征着功率)。因此,这时候电动机在恒功率输出的状态下运行。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恒转矩和恒功率区域状态的特性如图1-2所示。Φm的大小表征电动机转矩的大小,因此,Φm曲线可以看作为转矩曲线。
U1/F1关系
    1-1    U1/F1关系    1-U1/F1=常数;    2-E1/F1=常数
异步电动机调速时的输出特性
    1-2    异步电动机调速时的输出特性    1-恒转矩时的电压曲线;2-恒功率时的电压曲线;    3-恒转矩时的转矩曲线;4-恒功率时的转矩曲线    由以上分析可知的,通用变频器对异步电动机调速时,输出频率和电压是按一定规律改变的,在额定频率以下,变频器的输出电压随输出频率升高而升高,即所谓的变压变频调速( VVVF)。而在额定频率以上,电压并不改变,只改变频率。    实际上多数变频调速场合是用于额定频率以下,低频时采用的补偿都是为了解决低频转矩下降的问题,所采用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矢量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以及拟超导技术(森兰变频特有专利技术)等。其作用不外乎动态地改变低频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输出相位或输出频率,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时地而不是固定地改变图1-1中曲线1的形状以达到低速时转矩提升,并且稳定运行,又不至于因电流太大而造成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