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变频技术 > 变频技术
调速传动的发展及比较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5
简介1 .机械式调速传动 机械式调速传动采用机械式动力源调节传动速度最为古老,其典型方式如下: 蒸汽机调速有起动转矩大、调速及反转容易等特点,缺点是热效率低、单位输出功率大
1.机械式调速传动
机械式调速传动采用机械式动力源调节传动速度最为古老,其典型方式如下:
蒸汽机调速有起动转矩大、调速及反转容易等特点,缺点是热效率低、单位输出功率大。所以中小功率的动力设备用内燃机和电动机驱动,大功率的动力设备使用汽轮机或电动机来驱动。
汽轮机的优点是能量转换效率高、容易获得高速等,缺点是需要锅炉和大的附属设备,现逐步被变速联轴节和调速电动机所取代。
使用汽油的内燃机主要用在汽车、船舶等交通领域,不需要电源。
2.变速联轴节
变速联轴节就是在以定速运转的电动机轴上装设可调速的联轴节,用于改变负载装置的输入转速,其典型代表如下:
变间距带轮调速主要是利用带与带轮的接触面的摩擦力传递动力,调节轴的带与带轮间距、改变等效直径比进行调速,调速比为1:3~1:6。这种调速响应性及精度差,现广泛改用变频器进行调速。
液力式变速机调速是利用改变液量来改变输出轴的转速,容易实现无级调速,比机械式调速好,但效率低、损耗大、无制动、急加减速困难,它也逐步被变频器调速代替。
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是调节励磁电流控制速度与转矩特性。它的缺点是总效率低,转筒需要冷却,不能产生制动转矩等,现也逐步被变频调速所代替。
3.调速电动机
在调速传动中,常常强烈要求将使用的电动机直接调速动转。现将调速电动机分类如下:
直流电动机调速用发电机-电动机组控制是调速电动机的先驱,在初期主要是直流发电机-电动机方式或汞弧整流器方式,即用交流电动机传动直流发电机,改变励磁电流或控制汞弧整流器的触发相位角以获得可变直流电源,从而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速。这个时代的控制回路采用电子管等,在系统的效率、稳定性方面欠佳。但在1958年晶闸管及控制用晶体管开始生产,使采用晶闸管供电的直流电动机的应用成为可能。1967年,大容量平板式晶闸管开始生产,这种大容量晶闸管供电的直流电动机在工厂中被采用,实践证明其性能、效率、稳定性及维修性良好。以后就跨入了真正晶闸管供电直流电动机的时代。1970年晶体管放大器变为集成电路放大器,从此性能就更上一层楼了。
另一方面,对于交流电动机的调速传动,其控制的基本原理很早被确立,转子电阻控制、电机串级调速等方式已实用化,但在稳定性、可靠性、维修等方面有些不足,使用范围受到限制。1965年以后由于晶闸管及控制用晶体管的进步,控制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电压进行调速运转的静止串级调速,采用晶闸管变频器进行同步电动机调速的无换向器电动机,采用晶闸管变频器使笼型异步电动机进行调速等依次实用化,完成了以变频器调速为主流的基础。以后随着电力半导体及控制器件的发展,直流电动机调速时代将过渡到交流调速的时代。
采用电力电子及微电子技术的调速电动机,由于控制性能、速度控制范围、效率及维修性能优良,现已广泛地采用。
上述三种调速性能比较如表1-3所示。
表1-3 几种调速性能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