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变频技术 > 变频技术
高频照明原理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5
简介气体放电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冷阴极辉光放电灯,依靠冷阴极电子发射,并以“二次发射”(即轰击发射)的形式发射电子,产生辉光放电。这类灯不需要预热起动,为冷起动或硬起
气体放电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冷阴极辉光放电灯,依靠冷阴极电子发射,并以“二次发射”(即轰击发射)的形式发射电子,产生辉光放电。这类灯不需要预热起动,为冷起动或硬起动。另一类灯是靠热阴极电子发射起辉发光,所以必须预热起动,为热起动或软起动。目前大量使用的各种荧光灯都属于热起动类型的灯。
荧光灯在起动时,需要预热灯丝,使热阴极发射电子,再利用高压脉冲使管内惰性气体电离,使液态水银气化而猛烈轰击惰性气体分子,产生弧光放电,辐射紫外线来激发管内壁涂敷的荧光粉,发出可见光。起辉后的荧光灯管,由高阻开路状态变为低阻导通状态,即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
所谓电感式镇流器,是通过与灯丝串联的常闭双金属片起辉器,给灯丝提供预热电流;又利用双金属片的跳开使电感镇流器产生高压脉冲,轰击管内的惰性气体分子。一般需要轰击数次才能起辉。灯管起辉后,电感镇流器起降压限流的作用。由于多次起辉,对灯丝发射物质损失较大;电感镇流器的直流电阻使灯系统多耗电20%~30%;因为电感性负荷,导致灯系统功率因数cosφ只有0.4~0.6。
所谓高频照明,是用高频电子镇流器对荧光灯实施高频电流预热灯丝,再施以高频高压脉冲起辉灯管,随后以高频常压来保持灯管的正常工作。荧光灯的效率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呈波浪状曲线提高。其使用寿命与预热时间、起动次数、灯丝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高频起动时间可控,而且一次性起辉,高频运行时阴极温度较低,可以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