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马氏体时效钢的熔焊焊接性
来源:艾特贸易2017-12-28
简介马氏体时效钢是以 Fe 、 Ni 为基(按含 Ni 量分为 18Ni 、 20Ni 、 25Ni 三类),通过马氏体相变和时效,析出金属间化合物以达到强化效果,又不失其韧性的高强度钢,其焊接性也优于一般
马氏体时效钢是以Fe、Ni为基(按含Ni量分为18Ni、20Ni、25Ni三类),通过马氏体相变和时效,析出金属间化合物以达到强化效果,又不失其韧性的高强度钢,其焊接性也优于一般低合金调质高强度钢。焊接的主要问题有:
(1)热影响区软化 马氏体时效钢由A→M→时效M的三步曲形成。焊接热循环可导致“过时效”而产生逆转A,从而引起软化。一般认为:20Ni和25Ni钢大于800℃的近缝区中,残余A的存在是引起软化的第一因素;在750~600℃的“过时效”区逆转A的存在是引起软化的第二因素;600℃以下则无软化现象。由于逆转A的数量随热输入的增大而增加,故以大热输入焊接时,软化很难避免。
(2)焊缝强度和韧性的降低 多发于含Ti、Mo较多的焊缝中,同样起因于逆转A的存在(Ti、Mo都易偏析,且导致产生逆转A的温度下降),其中的孔隙(孔洞)和夹杂(夹渣)是断裂扩展的主要途径。选择焊接材料时对此应予以特别关注。
(3)热裂纹敏感性 与Ti及杂质含量有关,表现为焊缝热裂纹和近缝区液化裂纹。低熔点共晶TiS的存在是内因,焊缝成形系数(深宽比大于0.6)、根部间隙和拘束度是外因。从焊接热循环考虑:由于A→M转变的温度仅155~100℃,故只能以小热输入焊接,且不应预热,层温也不宜超过100℃。
(4)接头应力腐蚀敏感性 发生于1180~1380℃的热脆性区,使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SCC严重下降。研究表明,热脆性区的形成与Ti、Mo等元素的晶界偏析及晶粒长大相关,TiS和NbN等引起的组分液化,也对抗SCC性能不利,故控制焊接材料中的Ti、Mo含量至关重要。
(部分原创文章应编辑稿费需求,每篇需要收取2元的稿费,如需查看全文请联系客服索取,谢谢理解!在线客服:)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