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热轧正火钢的熔焊焊接性
来源:艾特贸易2017-12-28
简介热轧正火钢由于 w(C) 普遍在 0.20% 以下,合金元素含量也较少 ( 一般质量分数在 2% ~ 3%) , CE 值在 0.40% 左右,故其熔焊焊接性良好,主要问题是裂纹敏感性和热影响区脆化。 (1) 裂纹敏
热轧正火钢由于w(C)普遍在0.20%以下,合金元素含量也较少(一般质量分数在2%~3%),CE值在0.40%左右,故其熔焊焊接性良好,主要问题是裂纹敏感性和热影响区脆化。
(1)裂纹敏感性 此类钢的合金体系以Mn和Mn-Si为主,在低碳高锰情况下,除非发生杂质严重偏析,发生热裂纹的概率则极小,但冷裂纹敏感性不容忽视。正火钢有发生再热裂纹的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厚板发生层状撕裂的概率也是存在的。
1)冷裂纹。关键是马氏体的存在及其数量,如使接头冷却速度控制在低于临界冷却速度,即可避免。故对Q295、Q345级热轧钢,除非拘束度极大和扩散氢严重超标,产生冷裂纹敏感性则很小。正火钢CE和JPcm值均高于热轧钢,在不预热情况下,极有可能产生马氏体含量超标(一般认为焊后须经消除应力热处理的接头,不产生冷裂纹的热影响区马氏体最高体积分数应小于50%,否则应控制在30%以内)而诱发冷裂纹。
2)再热裂纹。大多数热轧正火钢不含再热裂纹敏感元素Cr、Mo、V、Nb,故再热裂纹敏感性很小。但18MnMoNb等个别钢种则有再热裂纹敏感性,一些含V钢(如15MnV和15MnVN)的再热裂纹敏感性,取决于是否有碳化物MoVC及CrVC存在,仅VC尚不足以诱发再热裂纹。
3)层状撕裂。取决于板厚、冶炼因素及Z向拘束度大小。控制S、P等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和形态、工艺上力求降低Z向拘束力、预热及控制焊接热输入等均有助于防止层状撕裂。
(2)热影响区脆化
1)过热区脆化。取决于母材成分和焊接热循环方式。热轧钢不存在难熔质点,脆化的主因是晶粒长大以及因冷却速度过大而形成粗大马氏体和贝氏体混合组织。正火钢脆化的机理主要是难熔质点熔入和析出,晶粒长大问题倒是可以通过随后正火加以改善的。
2)热应变脆化。指热和应变同时作用下产生的动态应变时效,易发生于固溶氮含量较高的低碳钢和强度不高的C-Mn钢中,与是否热轧、正火、调质无关,但与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有关,且焊后产生的缺口影响小于焊前存在缺口时的影响。Q345( 16Mn)、Q390(15MnV)、Q420(15MnVN)和14MnMoV及其派生钢种都对缺口敏感,加入强氮化物形成元素Al、Ti、V等及焊后退火均能减弱其脆化倾向。
(部分原创文章应编辑稿费需求,每篇需要收取2元的稿费,如需查看全文请联系客服索取,谢谢理解!在线客服:)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