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能量的溶液循环量调节法
来源:艾特贸易2018-09-27
简介如图 5-4 所示,发生器中加热蒸汽必须先把状态点 7 的稀溶液加热至饱和状态 ( 点 5) ,然后把稀溶液浓缩,产生冷剂蒸汽。过程线 7-5-4 表示了这一过程。将流量为 ma 的稀溶液从 t7 加热
如图5-4所示,发生器中加热蒸汽必须先把状态点7的稀溶液加热至饱和状态(点5),然后把稀溶液浓缩,产生冷剂蒸汽。过程线7-5-4表示了这一过程。将流量为ma的稀溶液从t7加热到t5所需的热量QL是循环中的热损失,其值为
QL=ma(t5-t7)Cp
式中 Cp-温度在t7~t5的平均比热容。
在同一条件下,可认为温差(t5-t7)和平均比热容Cp为常数,因此QL与ma成正比。当外界负荷降低时,若ma不变,则QL几乎为定值,而制冷量Qo却降低。随着Qo不断降低,QL/Qo的比值增大,单位制冷量的蒸汽消耗量增大,制冷机组的热效率降低。所以不论采用加热蒸汽量调节法、凝结水量调节法还是冷却水量调节法,低负荷时单位制冷的蒸汽消耗量都增大,即经济性降低。
采用溶液循环量调节法可克服上述缺点。当外界负荷降低时,通过感温元器件、调节器和执行机构,使安装在稀溶液管道上的调节阀动作,减少进入发生器的稀溶液量,如图5-5所示。
图5-4 发生器中溶液的加热过程图
图5-5 溶液循环量调节法示意图
随着ma的减小,蒸发器出口处冷媒水的温度回升,直至恢复到给定值。同时,由于ma的减小,循环中的热损失QL也随着减小,因而单位制冷量蒸汽消耗量并不增加。
实践表明,采用溶液循环量调节法的经济效果最佳。因为制冷量由100%降低至10%时,单位制冷量的蒸汽消耗几乎不变,如图5-6中的曲线3所示。图5-6中,纵轴表示制取每千焦冷量所消耗的加热蒸汽量;横轴表示制冷量变化的百分比。曲线1和曲线2分别为采用冷却水量调节法和加热蒸汽量调节法(或凝结水量调节法)时,单位蒸汽消耗量与制冷量的变化关系。冷却调节法的经济效果较差,而当机组制冷量降低到50%以下时,蒸汽量调节法的经济性也明显下降。
1-冷却水量调节法;2-加热蒸汽量(或凝结水量)调节法;3-溶液循环量调节法
图5-6 各种冷量调节法与蒸汽消耗率的关系曲线
溶液循环量调节法的最大缺点是调节阀必须安装在溶液管道上。这不仅有可能影响机组的真空度,而且调节阀中与溴化锂溶液接触的元器件还必须考虑防腐问题,给调节阀的制造和安装增加了难度。此外,这种调节法若不与蒸汽流量调节法或凝结水量调节法相组合,将会由于进入发生器的稀溶液量减少,而加热蒸汽量又不受控制,发生器中溶液的浓度增大,有可能产生结晶,所以溶液循环量调节法不宜单独采用。
(作者稿费要求:需要高清无水印文章的读者3元每篇,请联系客服,谢谢!在线客服:)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