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变频技术 > 变频技术
变频器基频设置的注意事项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4
简介U/F 类型的选择包括最高频率、基本频率和转矩类型等。最高频率是变频器、电动机系统可以运行的最高频率。由于变频器自身的最高频率可能较高,当电动机容许的最高频率低于变频器
U/F类型的选择包括最高频率、基本频率和转矩类型等。最高频率是变频器、电动机系统可以运行的最高频率。由于变频器自身的最高频率可能较高,当电动机容许的最高频率低于变频器的最高频率时,应按电动机及其负载的要求进行设置。 基本频率是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恒功率控制和恒转矩控制的分界线,应按电动机的额定电压设置。转矩类型指的是负载是恒转矩负载还是变转矩负载。应根据变频器使用说明书中的U/F类型图和负载的特点,选择其中的一种类型。如为恒转矩负载,即使速度变化转矩也恒定的,如运输机械类,U/F曲线应设置为恒定特性。若为变转矩负载,如泵、通风机等负载,U/F应设置成平方律递减特性(转矩以速度的平方变化的负载)。例如,根据电动机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要求,最高频率设置为83.4Hz,基本频率设置为工频50Hz。负载类型为:50Hz以下时为恒转矩负载,50~83.4Hz时为恒功率负载。 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参数的设置,不仅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与额定频率有关(电动机的压频比为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与额定频率之比),而且还必须考虑负载的机械特性。对于普通异步电动机,在一般调速应用时,其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按出厂值设置(基准电压为380V,基准频率为50Hz),即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对于某些行业使用的较特殊的电动机,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置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的值。 电动机用变频器调速时有两种情况:基频(基准频率)以下调速和基频以上调速。在设置压频比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尽量保持电动机主磁通为额定值不变。如果磁通过弱(电压过低),电动机铁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电磁转矩变小,带负载能力下降。如果磁通过强(电压过高),电动机处于过励磁状态,电动机因励磁电流过大而严重发热。根据电动机原理可知,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每相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E1=4.44f1N1Φm (5-4)式中:E1为定子每相由气隙磁通感应的电动势的有效值(V);f1为定子频率(Hz); N1为定子每相绕组的有效匝数;Φm为每极磁通量。 由式(5-4)可以看出,Φm的值由E1/f1决定,但由于E1难以直接控制,所以在电动势较高时,可忽略定子漏阻抗压降,而用定子相电压U1代替。要保证Φm不变,只要U1/f1始终为一定值即可。这是基频以下调速的基本情况,为恒压频比(恒磁通)控制方式,属于恒转矩调速。从图5-11中可以看出,基准频率为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频率,基准频率所对应的电压即为基准电压,是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电压。在基频以下调速时,电压会随频率变化,但两者的比值不变。 在基频以上调速时,频率从基频向上可以调至上限频率值,但是由于电动机定子电压不能超过电动机额定电压,因此,电压不再随频率变化,而保持基准电压值不变。这时电动机主磁通必须随频率升高而减弱,转矩相应减小,功率基本保持不变,属于恒功率调速区。由图5-12可见,基准频率为恒功率调速区的最低频率,是恒转矩调速区与恒功率调速区的转折点,而基准电压值在整个恒功率调速区内不再随频率变化而改变。 图5-11 基准电压、基准频率与变频调速控制特性
图5-12 模拟量给定的正、反转控制 负载基本上可分为恒转矩负载、恒功率负载以及平方转矩负载3类。恒转矩负载所需的转矩基本上不受速度变化的影响(T为定值)。对于该类负载,变频器的整个工作区最好运行在基频以下,这时变频器的输出特性正好能满足负载的要求。 恒功率负载在转速越高时所需的转矩越小(T×N为定值)。对于恒功率负载来说,电动机的工作频率若在基频以上,其所要求的机械特性将与变频器的输出特性相吻合。 平方转矩负载所要求的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T/N²为定值),电动机运行在基频以下较为合理。需要注意的是,平方转矩负载的工作频率绝不能超过工频(除非变频器的容量大一个等级)。否则变频器与电动机将严重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