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变频技术 > 变频技术

变频调速时出现的新问题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4

简介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特殊之处在于:在单纯调节频率的情况下,调节行为是在输入侧进行的,但其结果却是:输出功率减小了(频率下调时),而输入功率则不变。这就必然在传递能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特殊之处在于:在单纯调节频率的情况下,调节行为是在输入侧进行的,但其结果却是:输出功率减小了(频率下调时),而输入功率则不变。这就必然在传递能量的中间环节上形成能量的“堆积”——磁通增加、磁路饱和。具体过程如下:    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起见,假设在调速过程中,负载的转矩不变(恒转矩负载)。    1.转子侧。由于负载的转矩TL不变,电动机用来克服负载转矩的电磁转矩TM也不变,而TM是由转子电流I2和磁通Φ相互作用产生的。所以,转子电流I2及其磁动势I2N2应该保持不变。    2.定子侧由式( 1-37)可知,定子绕组感应电动势E1的大小是和频率f1与磁通ΦM的乘积成正比的,即    E1=KELf1ΦM    (2-3)式中KE1-常数,KE1=4.44kr1N1kr1为与电动机绕组结构有关的常数)。    可见,频率下降时,E1也随之减小。由式(1-33)可知,这必将导致定子电流I1的增大,从而定子绕组的磁动势I1N1也增大。于是,原有的磁动势平稳状态被破坏。由式(1-34)和式(1-36)可知,励磁电流I0及其磁动势I0N1将增加,从而磁路中的磁通增加。    磁通增加将导致电动机磁路的饱和,使励磁电流的有效值和波形发生十分不利的变化,分析如下:    磁路中磁通和励磁电流之间的关系是由磁化曲线决定的。磁化曲线的形状如图2-8所示。
电动机磁路的磁化曲线
    2-8    电动机磁路的磁化曲线    在图2-8中:    (1)A点以前为非饱和区,磁通Φ随磁动势iN成正比地增加。    (2)A点到B点为开始饱和区,磁动势iN增加时,磁通Φ的增加比较缓慢。    (3)B点以后为深度饱和区,磁动势iN继续增加时,磁通Φ增加甚微。    普通电动机是按工频运行设计的,在工频下运行时,磁路应工作在非饱和区。    在磁路饱和时,磁通和励磁电流的波形如图2-9所示。其中,图a是磁化曲线;图b是磁通的波形,由于磁路饱和的原因,磁通波形的上面被“削平”了,变成了平顶波;图c是励磁电流的波形,其横坐标是励磁电流,与磁化曲线(图a)的横坐标对应。纵坐标是时间t,它和磁通曲线的横坐标相对应。因此,它是由图a和图b综合作出的。由图可以看出,励磁电流将发生严重畸变,是一个具有很高峰值的尖峰波。这是定子输入侧和转子输出侧之间能量失衡的结果。
磁路在饱和区工作时的励磁电流
    2-9    磁路在饱和区工作时的励磁电流    a)磁化曲线b)磁通曲线c)励磁电流    上述分析表明:在变频调速过程中,必须随时协调好定子侧和转子侧之间的能量平衡,这就是频率下降时带来的新问题,而定子侧和转子侧之间能量保持平衡的主要标志是:在两者之间传递能量的磁通ΦM保持不变,即    ΦM=const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