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PLC技术 > PLC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PLC)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方法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4

简介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有较高的可靠性,为提高可编程控制器本身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在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对其硬件和软件均应采取相应措施。 1 .硬件措施 (1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有较高的可靠性,为提高可编程控制器本身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在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对其硬件和软件均应采取相应措施。    1.硬件措施    (1)屏蔽:对电源变压器、中央处理器、编程器等主要部件,应采用导电、导磁性良好的材料进行屏蔽处理,以防止外界干扰信号的影响。    (2)滤波:对供电系统及输入线路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滤波电路,以消除和抑制高频信号的干扰,并削弱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影响。    (3)电源调整与保护:对微处理器核心部件所需要的+5V电源应采用多级滤波处理,并用集成电压调整器进行调整,以适应交流电网的波动和过电压、欠电压的影响。    (4)隔离:在微处理器与I/O接口电路之间,应采用光电隔离措施,对I/O之间的电流联系进行有效的隔离,以减少出现故障和误动作的可能性。    2.软件措施    (1)故障诊断:系统软件应定期检查外界环境,如掉电、欠压、锂电池电压过低及强干扰信号等,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2)信息保护与恢复:当偶然性故障发生时,不破坏PLC内部的信息,一旦故障现象消失,就可恢复正常,继续原来的工作。    (3)设置警戒时钟WDT;如果程序循环扫描执行时间超过了WDT设定的时间,预示程序进入了死循环,立即报警。    (4)加强对程序的检查和校验:一旦程序出错,应立即报警,并停止执行程序。    (5)对程序及动态数据进行电池后备:当停电时利用后备电池供电,保持有关信息和状态数据不丢失。    3.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对有可能产生高频干扰信号的输入,应在输入端子前进行滤波处理,并尽量与其他输入信号进行隔离,以避免对其他信号产生影响。    (2)对输入端子的信号应保持至少一个扫描周期的时间,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应尽量提高输入信号的门槛电平的大小,以便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加大信号的传输距离,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    (4)要合理布置电源线,强电与弱点要严格分开,且弱电电源线要尽量加粗,接地线最好单独处理,特别是“数字地”与“模拟地”要分开处理。    (5)要充分利用PLC本身提供的监控功能,随时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