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PLC技术 > PLC技术
PLC的八大基本性能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4
简介PLC 的基本性能可用如下 8 条概括。 1 .工作速度 工作速度是指 PLC 的 CPU 执行指令的速度及对亟需处理的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是 PLC 工作的基础,常以 PLC 执行一条基本指令的时间来衡
PLC的基本性能可用如下8条概括。 1.工作速度 工作速度是指PLC的CPU执行指令的速度及对亟需处理的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是PLC工作的基础,常以PLC执行一条基本指令的时间来衡量这个速度。这个时间越短越好,已从微秒级缩短到零点微秒级,并随微处理器的技术进步而进一步缩短。 工作速度关系到PLC对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是PLC对系统控制是否及时的关键因素。控制不及时,就不可能准确可靠,特别是对一些需作快速响应的系统来说尤其重要。这就是把工作速度作为PLC第一指标的原因。 2.控制规模 控制规模代表PLC的控制能力,看其能对多少个I/O点及对多少路模拟进行控制。控制规模与速度有关,规模越大,要求速度越快。控制规模还与内存区的大小有关,规模越大,要求有更大的用户存储区。 控制规模还与I/O电路数有关,规模越大,所需用的模块越多。控制规模还与PLC指令系统有关,规模越大,要求PLC指令条数越多、功能越强。 控制规模是对PLC其他性能指标起着制约作用的指标,也是PLC划分为微、小、中、大和特大型的依据。 3.组成模块 PLC的结构虽有箱体及模块式之分,但箱体本质上也是模块,不妨把PLC的模块组成当作所有PLC的结构性能。该性能含义是指某型号PLC具有多少种模块、各种模块都有什么规格,并各具什么特点。 一般规模大、档次高的PLC的模块的种类、规格也多,反映其特点的性能指标也高,但模块功能则单一、专业。而小型、档次低的PLC的模块种类、规格也少,指标也低,但功能多样,以至于集成为箱体。 组成PLC的模块是硬件基础,只有弄清所选用的PLC都具有哪些模块及其特点,才能正确选用模块,去组成一台完整的PLC,以满足控制系统对PLC的要求。 掌握PLC的性能,一定要了解它的模块,并通过了解模块的性能,去弄清楚PLC的性能。除了模块,PLC还有影响性能的编程、监控、存储、I/O等4类外部设备。 4.内存容量 PLC内存分用户和系统两大部分。用户内存主要用以存储用户程序,个别的还将其中的一部分划为系统所用;系统内存与CPU配置在一起,CPU既要具备访问这些内存的能力,还应提供相应的存储介质。 用户内存的大小与可存储的用户程序量有关。内存大,可存储的程序量大,也就能够进行更为复杂的控制。从发展趋势看,内存容量总是在不断增大,大型PLC的内存容量可达几十K,以至于一百多K。系统内存对于用户,主要体现在PLC能提供多少内部器件,不同的内部器件占据系统内存的不同区域,在物理上并无这些器件,仅仅为RAM,但通过运行程序进行使用时,给使用者提供的却实实在在有这些器件。 包括I/O继电器(映像区)、内部继电器(标志位)、定时器、计数器、数据存储区等内存器件种类越多、数量越多,越便于PLC进行各种逻辑量、模拟量、脉冲量及信息(组态)的控制,它也是代表PLC性能的重要指标。内部器件也是PLC指令的操作数,不弄清楚它就无法编程。 5.指令系统 PLC有多少条指令,各条指令又具有什么功能,是了解与使用PLC的重要方面。PLC指令繁多,但常用的就以下几类。 (1)基本逻辑指令,用于处理逻辑关系、实现逻辑控制,不论什么样的PLC都有该指令。 (2)数据处理指令,用于处理数据,如译码、编码、传送、移位等。 (3)数据运算指令,用于进行数据的算术运算、整型数计算、浮点数运算、函数运算和逻辑量运算等。 (4)流程控制指令,用以控制用户程序运行流程,相应改变从零地址开始执行的顺序推进,运用得好可使程序简练、便于调试与阅读。 (5)状态监控指令,用以监视及记录PLC及其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对提高PLC控制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大有帮助。 (6)通信指令与相应协议。 并不是所有的PLC都有上述几类的指令,也不是所有的PLC只有上述几类指令。但从中可大致看出指令的多少及功能是如何影响PLC的性能的。 6.支持软件 为了便于编制PLC程序,多数PLC厂家都开发了有关的计算机支持软件。PLC实际上所能识别的只是机器语言,之所以能使用一些助记符语言、梯形图语言、流程图语言,以至BASIC、C等高级语言,全靠为使用这些语言而开发的种种软件来进行转换。 编写转换软件的工作量很大,应由厂家开发与提供,如GE-FANAC系列的PLC提供可用C语言编程的软件,S7-200、1200、300/400分别有STEP 7-Micro/WIN、STEP 7-Basic、STEP 7等编程软件。 理论上,进一步使用自然语言编程也是完全可能的。不仅编制PLC程序需要支持软件,监控PLC运行,特别是监视PLC所控制的系统的工作状况也需要支持软件。多数支持编程的软件都有监视PLC工作的功能。此外,也有专用于监控PLC工作的软件,它多与PLC的监视终端联合使用。有的PLC厂家或第三方厂家还开发了使用PLC的组态软件,用以实现计算机对PLC控制系统的监控,以及与PLC交换数据。 PLC支持软件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强大、界面越来越友好,它的情况如何,已成为评判PLC性能的指标之一。 7.可靠控制 为使PLC能可靠工作,PLC厂家在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对一些具有特殊可靠要求的PLC,还有相应的特殊的措施,如热备、冗余等,这在介绍PLC的特点时已作了叙述。可靠措施的目的是增加PLC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及减少PLC的平均修复时间MTTR (Mean Time To Repair),以提高PLC的有效度A (Availability)=MTBF/(MTBF+MTTR),而MTBF+MTTR=MTTF被称为平均无故障时间( Mean Time to Failure). 鉴于可靠工作对PLC而言至关重要,故有关提高MTBF及降低MTTR的措施如何,以及PLC的MTBF与MTTR值也成为评价PLC性能的重要指标。 8.经济指标 以上7条都是PLC的技术性能,使用PLC时还要考虑经济指标。经济是基础,经济上不划算,就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使用PLC也就没有基础。经济指标最简单的就是看价格,还要看供货及时、资料齐全与否,看售后技术服务等。 对经济指标还要作综合分析,要看使用了PLC能否带来效益,然后再分析使用哪个厂家的PLC效益会更好些。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