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PLC技术 > PLC技术
PLC的状态编程思想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4
简介用梯形图或指令表方式编程虽然广为电气技术人员接受,但对于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尤其是顺序控制程序,由于内部的联锁、互动关系极其复杂,其梯形图往往长达数百行,通常要由
用梯形图或指令表方式编程虽然广为电气技术人员接受,但对于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尤其是顺序控制程序,由于内部的联锁、互动关系极其复杂,其梯形图往往长达数百行,通常要由熟练的电气工程师才能编制出这样的程序。另外,如果在梯形图上不加注释,则这种梯形图的可读性也会大大降低。 近年来,许多新生产的PLC在梯形图语言之外还加上了采用IEC标准的SFC (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语言,用于编制复杂的顺控程序。利用这种先进的编程方法,即使是初学者也很容易编制出复杂的顺控程序。熟练的电气工程师用了这种方法后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这种方法也为调试、试运行带来许多的方便。 三菱的小型PLC在基本逻辑指令之外增加了两条简单的步进顺控指令,同时辅之以大量状态元件,就可以用SFC语言的状态转移图方式编程。 在介绍状态编程思想之前,先来讨论一个例子:斗车自动往返系统。 有一小车运行过程如图4.1所示,小车原位处于后端,压下后限位开关,当合上启动开关时,小车前进,当运行至压下前限位开关后,打开翻斗门,延时8s后小车向后运行,到后端时压下后限位开关,打开小车底门(停6s),完成一次动作。假设斗车工作一个周期后,不会自行启动。其梯形图如图4.2所示。 图4.1 小车运行过程示意图
图4.2 梯形图 从图4.2中可以看到,梯形图达到了控制要求。但显而易见的是,使用经验法及基本指令编制的程序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工艺动作表达繁琐。 2)梯形图涉及的联锁关系较复杂,处理起来较麻烦。 3)梯形图可读性差,很难从梯形图看出具体控制工艺过程。 为此,人们一直寻求一种易于构思,易于理解的图形程序设计工具。它应有流程图的直观,又有利于复杂控制逻辑关系的分解与综合。这种图就是状态转移图。为了说明状态转移图,现将斗车的各个工作步骤用工序表示,并依工作顺序将工序连接成如图4.3所示流程。这就是状态转移图的原型。
图4.3 状态转移流程 从图4.3中可以看到,该图有以下特点。 1)将复杂的任务或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工序(状态)。无论多么复杂的过程均能分化为小的工序,有利于程序的结构化设计。 2)相对某一个具体的工序来说,控制任务实现了简化。给局部程序的编制带来了方便。 3)整体程序是局部程序的综合,只要弄清各工序成立的条件、工序转移的条件和转移的方向,就可以进行这类图形的设计。 4)这种图可读性很强,能清晰地反映全部控制工艺过程。 将图4.3中的“工序”更换为“状态”,就得到了状态转移图——状态编程法的重要工具。状态编程的一般思想为:将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工作状态,弄清各状态的工作细节(状态的功能、转移条件和转移方向),再依据总的控制顺序要求,将这些状态联系起来,形成状态转移图,进而编绘梯形图程序。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