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PLC技术 > PLC技术

人和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设备

来源:艾特贸易2018-05-28

简介既然是进行信息交流,那么交流的双方都应该具有“发送”和“接收”的能力。用通信专业的术语,应该称为具有“双向双工”的通信能力(当然双向单工也可)。 首先我们来看人这一

    既然是进行信息交流,那么交流的双方都应该具有“发送”和“接收”的能力。用通信专业的术语,应该称为具有“双向双工”的通信能力(当然双向单工也可)。

    首先我们来看人这一方。它是主导的一方,但又是天生既成的,且不可改变的一方。人类能直接接收的信息形式很有限,因为我们除了有五官之外,就是皮肤能够感知外部的世界。至于“第六感觉”,不知是天方夜谭,还是我等工程技术人员缺少灵性而难以掌握。总之,在这些感观能力中,无疑视觉能力是最主要的。它接受信息的速度快、数量大、内容丰富,而其他的能力,一般只作为辅助手段。人类发送信息的能力比其接受信息的能力更差。尽管人类具有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但是能够表达的信息范围十分有限。而语言和文字——一种比“造物主”想象力更丰富的创造,用于人类信息的交流功不可没,前途无量。但在世界尚未大同之前,苦于要多学几种外语,或是自带翻译。用它来直接向毫无人性的设备、机器发号施令,无异于是对牛弹琴。在此无奈之际,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人的手原本是用来吃饭、攀爬和打架的,后来进行生产,进而“指手画脚”起来。我们的手,无比灵巧的手,成了我们对外发送信息最得力的工具。难怪有“得心应手”之说。用手我们可以向任何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表达和传送信息,甚至可以向动物,向毫无灵性的机器设备发号施令。我们用手拨动开关,打开电灯,而后看到电灯亮了。这就完成了一次最简单的人机对话过程。我们开汽车、开飞机,指挥那些似乎遥不可及的人造天体,都是我们用手,通过各种“人机界面”完成的。尽管来自外部的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经过了各式各样的转换,但是目的地都是人机界面。

    我们认定手和眼是人类对外信息交流的最通用、最方便、最直接的工具。这也就决定了与我们交流信息的另一方——各种机器和设备,最好能以图像的方式提供信息,并且能以感受人类手的动作的方式接收指令。我们正是以这些要求为目标来设计和制造各种机器、设备和装置。其中,最简单、最原始,也是用得最广泛的人机界面就是指示灯和按钮。人通过手指向机器发出指令信息,机器通过按钮接收到信息之后完成事先预定的工作,并且通过指示灯向人发回它的状态信息。人用自己的眼睛接收到反馈的信息。可见,人机界面并非是新概念和新事物。在此,我们想要强调的是它的专用于信息交流的本质。

    我们在强调人机对话主要是用手和眼的同时,并没有排除任何其他的方式。例如各种声控设备的出现,甚至有能理解我们眼球运动的,有能解读我们身上微弱的生物电流的,有能感知我们的脑电波的,等等。但是这些人机对话的方式,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应用;只能是辅助性的非主流的方式。至少目前如此。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要求交流的信息内容变得十分复杂,要求交流的速度越来越高,所以人机界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人并没有变,仍然主要是用眼睛和手。所以人机界面的进步,只能体现在能使人看到的内容更直观、更丰富、更生动和更准确上。在理解人手的动作方面更准确、更快捷而已。

    电子技术在可视技术方面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它的出现和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我们眼睛接收信息能力的扩展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可能。因此,它被立即应用到人机界面中,几乎也成了不可或缺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