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PLC技术 > PLC技术

PLC I/O信号传递滞后的原因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5

简介从 PLC 的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到 PLC 输出端对该变化做出响应,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作响应时间或滞后时间,这种现象则称为 PLC 输入 / 输出响应的滞后现象。 综合分

    PLC的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到PLC输出端对该变化做出响应,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作响应时间或滞后时间,这种现象则称为PLC输入/输出响应的滞后现象。

    综合分析I/O信号滞后现象的产生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输入滤波器有时间常数。输入电路中的滤波器对输入信号有延迟作用,时间常数越大,延迟作用越大。

   2)输出继电器存在机械滞后。从输出继电器的线圈得电到其触点闭合需要一段时间,这取决于输出电路的硬件参数,如CPM2AH输出继电器的滞后时间为15ms

   3)循环扫描工作方式。PLC循环操作时,进行公共处理、I/O刷新和执行用户程序等都需要时间,必定产生扫描(时间)周期。这是PLC输入/输出响应出现滞后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

   I/O信号传递滞后的波形如图1-13所示。

I/O信号传递滞后时间

    1-13    I/O信号传递滞后时间

   (a)梯形图;(b)最小I/O响应时间;(c)最大I/O响应时间

    在图1-13 (a)给出的梯形图中,从输入触点闭合到输出触点闭合有一段延迟时间,称为I/O响应时间。图1-13 (b)为最小I/O响应时间,即在第一个周期的I/O刷新阶段,输入信号已经在输入电路的输出端反映出来,CPU将其写入输入映像寄存器,经过程序执行后,结果在第二个周期的I/O刷新阶段被输出,这种情况下,I/O响应时间最小,为输入ON(响应)延时时间、一个扫描周期和输出ON(响应)延时时间之和。图1-13 (c)为最大I/O响应时间,即在第一个周期的I/O刷新阶段刚结束,输入信号恰好在输入电路的输出端反映出来,由于错过了第一个周期的I/O刷新阶段,CPU在第一个周期不能读取,而要等到第二个扫描周期的I/O刷新阶段,才能被CPU写入输入映像寄存器,经过程序执行后,结果在第三个扫描周期的I/O刷新阶段被输出,这种情况下,I/O响应时间最大,为输入ON(响应)时间、两个扫描周期和输出ON(响应)时间之和。

    由于CPU的运算处理速度很快,因此PLC的扫描周期都相当短,对于一般工业控制设备来说,这种滞后还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而对于一些输入/输出需要作出快速响应的工业控制设备,PLC除了在硬件系统上采用快速响应模块、高速计数模块等以外,也可在软件系统上采用中断处理等措施,来尽量缩短滞后时间。同时,在用户程序语句的编写安排上,也是完全有潜力可以挖掘的。因为在PLC循环扫描过程中,占据时间最长的是用户程序的处理阶段,所以,对于一些大型的用户程序,如果编写得简略、紧凑、合理,也有助于缩短滞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