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PLC技术 > PLC技术
RLO下降沿检测指令和RLO上升沿检测指令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5
简介(1) RLO 下降沿检测指令和 RLO 上升沿检测指令及其说明(见表 3-17 ) 图 3 -17 置位优先型 RS 触发器 说明:当 I0.0 的信号状态为“ 1 ”, I0.1 的信号状态为“ O ”时,则存储位 M1.0 将被置
(1) RLO下降沿检测指令和RLO上升沿检测指令及其说明(见表3-17)
图3 -17置位优先型RS触发器
说明:当I0.0的信号状态为“1”,I0.1的信号状态为“O”时,则存储位M1.0将被置位,Q4.3为“1”。相反,如果I0.0的信号状态为“0”,输入I0.1的信号状态为“1”,则存储位M0.1将被复位,输出Q4.3为“0”。如果两个信号状态均为“0”,则无变化。如果两个信号状态均为“1”,则由于顺序之故,复位指令优先;M0.1复位,Q4.3为“0”。
图3 -18复位优先型触发器
说明:当I0.0的信号状态为“1”,I0.1的信号状态为“0”时,则存储位M1.0将被复位,Q4. 3为“0”。相反,如果I0.0的信号状态为“0”,输入I0.1的信号状态为“1”,则存储位M1.0将被置位,输出Q4.3为“1”。如果两个信号状态均为“0”,则无变化。如果两个信号状态均为“1”,则由于顺序之故,置位指令优先;M0.1置位,Q4.3为“1”。
表3 -17 RLO下降沿检测指令和RLO上升沿检测指令及其说明
(2)指令说明
RLO跳变沿检测可分别检测上升沿(正跳沿)和下降沿(负跳沿)。RLO下降沿检测指令和RLO上升沿检测指令分别对应语句表中的“FP”和“FN”指令。
RLO下降沿(负跳沿)是检测该指令所在点的逻辑状态是否有从“1”到“0”的变化,即是否有下降沿发生。<位地址>位为边沿存储器,其作用是存储该点前一扫描周期的状态,以便进行比较。如果本周其期该点的状态为“0”,上个扫描周期的状态为“1”,则说明有下降沿(负跳沿)发生,逻辑输出结果为“1”,否则逻辑输出结果为“0”。
RLO上升沿(正跳沿)是检测该指令所在点的逻辑状态是否有从“0”到“1”的变化,即是否有上升沿发生。<位地址>位为边沿存储器,其作用是存储该点前一扫描周期的状态,以便进行比较。如果本周期该点的状态为“1”,上个扫描周期的状态为“0”,则说明有下降沿(负跳沿)发生,逻辑输出结果为“1”,否则逻辑输出结果为“0”。
在每一个程序扫描周期过程中,RLO位的信号状态都将与前一周期中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看信号状态是否有变化。前- RLO的信号状态必须保存在边沿标志地址(<位地址>)中,以进行比较。如果在当前和先前的RLO状态之间有变化(检测到下降沿或上升沿),则在操作之后,能流在该扫描周期内流过检测元件,即RLO位仅在该扫描周期内为“1”;如果在当前和先前的RLO状态之间没有变化(无脉冲边沿),则在操作之后,RLO边沿检测指令均把RLO复位为0。
RLO边沿检测指令均指定有一个“位存储器”,用来保存前一周期RLO的信号状态,以便进行比较,在0B1的每一个扫描周期,RLO位的信号状态都将与前一周期中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看信号状态是否有变化。“位存储器”使用的操作数可以是I、Q、M、L、D。
(3)编程示例(如图3-19所示)
图3 -19 PLO边沿检测指令的应用
说明:(P)是上升沿检测指令、(N)是下降沿检测指令,M1.0、M1.2分别是其指定的存储位,用于存储上一个扫描周期M0.0左侧的RLO。每次(N)、(P)指令执行时,总是将当前扫描周期内其左侧的RLO与存储在MO.O的上一个扫描周期的RLO进行比较。
①执行(p)指令。位存储器Ml.O存储I1.0上一个扫描周期的状态,以便进行比较确认是否有正跳沿发生。如果M1.0的状态是“0”,而I1.0的状态为“1”,则认为有正跳沿发生,状态比较完成后,M1.0的状态将被新的I1.0的状态所改写。也就是说,M1.0的状态与I1.0的状态基本一致,只是在时间上滞后I1.0不到一个扫描周期的时间。而输出Q4.0每次为“1”的时间为一个扫描周期的时间。
②执行(N)指令。位存储器M1.2存储I1.0上一个扫描周期的状态,以便进行比较确认是否有负跳沿发生。如果M1.2的状态是“1”,而I1.0的状态为“0”,则认为有负跳沿发生,状态比较完成后,M1.2的状态将被新的I1.0的状态所改写。也就是说,M1.0的状态与I1.0的状态基本一致,只是在时间上滞后I1.0不到一个扫描周期的时间。而输出Q4.2每次为“1”的时间为一个扫描周期的时间。
点击排行
